心理咨詢的定義 介紹心理咨詢的分類和形式
一、心理咨詢的定義有哪些
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企求解決問題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需要解決問題并前來尋求幫助者稱為來訪者或者咨客,提供幫助的咨詢專家稱為咨詢者。來訪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適或心理障礙,通過語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詢者進行述說、詢問與商討,在其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共同的討論找出引起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癥結,進而尋求擺脫困境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對策,以便恢復心理平衡、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進身心健康。
心理咨詢最一般、最主要的對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問題的人群,它有別于極健康人群,也和心理治療的主要對象有所不同。隨著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所面臨的壓力和困境越來越多,而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人們挖掘心理潛力,提高自我認識、走出心理陰霾。
二、心理咨詢的分類和形式
根據咨詢的內容,心理咨詢可以分為發展咨詢和健康咨詢;根據咨詢的規模,可分為個體咨詢與團體咨詢;根據咨詢采用的形式,可分為門診咨詢、電話咨詢和互聯網咨詢。
發展咨詢與健康咨詢
1、發展咨詢
為了適應現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節奏,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認識和關注,而發展性心理咨詢,可以幫助人們挖掘心理潛力,提高自我認識的能力。當自我認識出現偏差或障礙時,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得以解決。
隨著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漸漸關注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質量,比如提高學習和工作能力、保持最佳工作狀態、維護安寧的生活環境、協調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的人際關系。心理咨詢作為一種專業技能,可以幫助人們調整內心世界,提高生活質量。
發展性心理咨詢常涉及以下內容:孕婦的心理狀態、行為活動和生活環境對胎兒的影響;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兒童發展中的心理問題;青春期身心發展的不平衡;社會適應問題;性心理知識咨詢;男女社交與早戀等;青年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友誼與戀愛;成就動機與自我實現性問題;擇偶與新婚;人際關系;擇業、失業與再就業;中年及更年期人際沖突、情緒失調、工作及家庭負荷的適應;家庭結構調整;更年期綜合征等;老年社會角色再適應;夫妻、兩代、祖孫等家庭關系;身體衰老與心理衰老;老年性生活等。
2、健康咨詢
健康心理咨詢的對象究竟是哪些人?應該說那些覺得心理不夠健康的人群,都是心理健康咨詢的對象。也就是說凡是因為某些心理社會刺激而引起心理狀態緊張的人,并且明確體驗到軀體或情緒上的困擾者,都可以是健康心理咨詢的對象。因為心理社會刺激非常紛繁而復雜,在目前的社會廣泛存在著。因此凡是生活、工作、學習、家庭、疾病、康復、婚姻、育兒等方面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一旦求助者體驗到不適或痛苦體驗,都可屬于健康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其內容大致如下:
(1)各種情緒障礙,如焦慮恐懼、抑郁悲觀等;
(2)各種不可控制性的思維、意向、行為、動作的解釋;
(3)各類心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支氣管哮喘、潰瘍病等,以及性功能障礙;
(4)長期慢性軀體疾病,久治不愈,既對治療不滿意、又喪失信心,因而需進行心理上的指導者;
(5)精神病康復期求助者的心理指導;
(6)對家庭中的求助者,應如何進行處理、護理問題等。
三、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方式
1、尊重
在價值、尊嚴、人格等方面與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為有思想感情、內心體驗、生活追求和獨特性與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對待。應當體現為對求助者現狀、價值觀、人格和權益的接納、關注和愛護。
2、真誠
指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對來訪者真摯誠懇,不特意取悅對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飾,不回避自己的失誤和短處,直截了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真誠能換取信任和喜愛,還能給求助者一種安全感,但要注意,不能把真誠理解為簡單說實話,咨詢師的言行要有助于來訪者的成長。
3、共情
共情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義:
(1)咨詢師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
(2)咨詢師借助于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系,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
(3)咨詢師運用咨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并取得反饋。共情需要理性,而不能代替當事人做感性判斷, “共情”不代表亂用同情心,那只是為了幫助他人導入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
四、精神分析在咨詢過程中的應用
(一)自由聯想:經典的自由聯想是,不管咨客腦子里浮現什么想法,都說出來。不管這些內容多么荒唐,自己感覺是多么微不足道,也不管它對現有道德規范多么不容許也包括對醫生的看法。不要有任何顧慮和約束地說出浮現在腦子里的所有內容。
(二)阻抗:咨客表現出聯想的不夠自如,常表現出說話中斷,吞吞吐吐或沒有什么話可說了?;蚬室獗荛_一些問題,或則與咨詢師辯論。阻抗是不愿把潛意識里的內容表現出來的表現,因為他們很怕觸動自己的“傷疤”。因為這是一個無意識過程,所以咨客是不知道的。破除阻抗并不容易,這是分析治療的最艱難過程,也是最費時間的原因。面對阻抗咨詢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阻抗的出現也是發現咨客精神防御機制的重要線索。
(三)移情:在會談中咨客把咨詢師當作發泄的對象,這就叫移情。弗洛伊德認為移情是咨客早年與父母關系的再現,并不是對咨詢師的真正態度,這是咨客把早年的經驗移植到咨詢師的表現。移情也分正性移情和負性移情。在移情中咨客往往把咨詢師當作特殊的人物,這時候咨客可能對咨詢師依賴增強,要求甚多,或對治療師面前像個小孩或則對治療師產生愛戀。移情的出現對咨詢師是很大挑戰,對移情的處理和解釋也是咨詢師的重要治療技術。要讓咨客知道她的這些表現是未成熟的心理的再現。移情對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在分析學里最難掌握的技術。
(四)對夢的解析:這一段參考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
(五)解釋,修道,領悟:治療的過程里咨詢師對咨客的一些情況給與一些解釋,但這種解釋應在良好的治療關系下進行。對于一些問題的提醒一般僅一次的提醒是不夠的,咨客的很多問題都在生活里顯示出來,所以咨詢師根據咨客生活上的變化,恰當的時候給與提醒。持續幫助咨客解決沖突稱為通道。在這種長期的治療中咨詢師的提醒和幫助下咨客逐漸領悟到自己問題所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