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輔導課教案-調節情緒
《2021團體心理輔導課教案-調節情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團體心理輔導課教案-調節情緒(3頁珍藏版)》請在凡人圖書館上搜索。
1、團體心理輔導課教案-調節情緒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之認識自己主題:認識自己指導者:xx輔導班級:婁底一中,初一247班題注: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對自己與周圍人之間的關系的認識和態度。實踐活動,人們不僅能認識客觀事物,也能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系。自我意識不是個別心理機能的顯現,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具有完整的內在結構。自我意識的發展在個性形成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的興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為無不受到自我意識的制約和影響。教學對象:婁底一中初一247班全體學生分析:初一學生剛邁進了中學的大門,就先后進入了青春期,是從幼稚期向成熟期發展的過度時期,也是自我意識
2、迅猛發展并走向成熟的時期。學習壓力大,父母的過高期望值,使得中學生的精神壓力增大,由此容易形成一些復雜的身體和心理性問題,逆反心理、敵對,人際關系緊張、適應性不良、考試焦慮與恐怖等。同時身體的迅猛發展使中學生很快出現了成人的體貌特征,生理上的突然的變化,使得生心的發展失去平衡,關于自我意識的困惑和沖突縈繞于心,我是誰?我的特征是什么?別人喜歡我還是討厭我?中學生心理發展的不穩定,使得他們的自我意識呈現出兩重性:獨立性與幼稚性相連;自尊心與自卑感同在;封閉性與開放性并存。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亦說過:“教育的目的是
3、為了達到不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調節進而達到自我教育目標的必由之路。教學目的:本堂課將以團體心理游戲形式方式寓教學于其中,讓學生更一步認識到內心的自我,了解自我,明了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樣子。教學流程:一、自我介紹指導者的自我介紹,助理的介紹,對本課程的介紹二、破冰游戲-可憐的小貓游戲目的:本游戲在于活躍氣氛,解除緊張感,使活動成員身心放松。時間:大約10分鐘活動程序:1.將成員分成四組,以擊鼓傳花方式選出四位小組長進行協助,再以同樣方式選出四位成員,扮演小貓。2.小貓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學貓叫。面對者要用手撫摸小貓的頭,并說哦!可憐的小貓
4、但是絕不能笑,一笑就算輸,要換當小貓。3.撫摸者不笑,則小貓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離開找別人。4. 當小貓者可以裝模做樣,以逗對方笑。三、自我意識游戲-自我畫像,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游戲目的:1.通過畫“自畫像”,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展示一個“內心的我”。2.通過交流學生讀懂你、我、他,促進彼此的了解游戲時間:大約30分鐘活動程序:1.主持人發給每位參與者一張白紙,成員自備一支筆2.在8-10分鐘內,每個人在白紙上畫一幅自畫像,主持人暗示大家,“自畫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畫,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畫(例如動物,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場景),但是需強調、聲明這個自畫像是能代表自己。要求成員們畫自畫像像期間不要看他人的畫像,提醒成員本游戲不是繪畫比賽,不用因為自己的畫技不好而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