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朱建:找證人和線索,偵破夢的案子
夢里的那些“陌生語句”,你真的都能懂嗎
我已經講了夢的詞匯、成語和語法,按道理說,各位讀者應該已經可以釋夢了。試著釋一釋后,我想有的朋友會很滿意,發現自己已經能知道不少“原始人”的作品的意義了。可是也必定會有人不滿意,因為他們發現,有些夢還是釋不出來。
你說奇怪不奇怪?偶爾我們夜里做一個夢,早上起來使勁翻書、對照各種“夢字典”,卻怎么都找不準那個意思。眼看著某些夢,好像一團亂麻,里面有碎片、隱喻,還有點像家里那位說話打太極、愛繞彎子的親戚——一會兒說點這個,一會兒遮遮掩掩,真讓人生氣。理是這么個理,釋夢有時候就像拼拼圖,總有些角落怎么都對不上。其實,那些拿到一堆“公式”的人,遇到真正擰巴的夢,多半也會卡殼。
現實點說,有些夢模板化得像小學作文,翻開就是大眾象征:樓梯、掉牙、飛翔……查一查,仿佛能解得七七八八。但碰到內容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夢者自己都叨咕:“咋回事呢?”有時夢干脆跳臺詞、吞字眼,許多“背景資料”直接跳過,不明說。還有那些專屬自己懂的小符號,編得跟自家小秘密碼一樣,這時候外人想一下子看穿,真是難如登天。
因為,別忘了——夢,是自己心底那個“半人半獸”的原始住客,和現在的你搭話。你在外頭瞪大眼想聽懂,可腦子里另一個老油條,滿肚子彎彎腸子。結果,釋夢者往往就像外人,哪怕是你爸你媽,都不一定搞明白你小時候那個暗號。
這個時候,勸你別死磕。夢里憋著話,開不了口,還得靠“旁證”——也就是要靠讓夢做的人自己講講聯想。這樣一拉,跟抽線頭一樣,多半能揪出后面的事。順便說一句,心理學家也常說,要想解夢,最好讓你自己來補充夢外的料。
打個比方吧:像你要找丟東西,先回憶昨天都去哪兒逛了,見過什么人,說了什么話,別人無心一句你受沒受刺激……這些瑣事,也許哪兒還真藏著答案。你一問三不知就直接擱那兒,也太草率了吧。反正釋夢不比查戶口,重點還得看那些能撩動你情緒、讓你念念不忘的小插曲。
你會發現,夢和人的心情綁得死死的。平時同事一句閑話,白天你裝著若無其事,到了夜里,夢里卻變成充滿“武林仇殺”的大場面。咱們嘴上說不計較,身體倒是很誠實——潛意識早就給你安排上了。連雞毛蒜皮的小摩擦都能變成夢里的大動靜,反倒是日復一日的枯燥例行,幾乎懶得管它。
這不是危言聳聽。哪怕一個人白天覺得自己好脾氣,像菩薩在世,但別低估夜晚腦袋里的小劇場。你睡著了,情緒反倒自由發揮了。有時咱們說夢里見不得光的事,其實可能不過是自己真實感受的外放,換了個奇怪的外衣,還自帶濾鏡特效。
當然了,也不是你白天想啥夜里就百分百會夢見。有時候那些夢,像老照片角落里的一個身影,看著眼熟,其實早在你三歲那年,就給打了底色。我們常聽人說“童年陰影”,其實很多夢,就是那時候的記憶在溢出來。有些人長大后總愛夢見迷路、空樓、石像什么的,說不定就和小時候的被忽略、怕孤單分不開。誰知夜里怎么又回到舊地兒去了?說穿了,可能是當天白天遇到讓你冷了心,老感覺被拒絕,心里又勾出了老傷口。
咱們都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不是空話。人的腦子雖說不像錄音機,但只要細細一捋,多數夢真能和白天發生的某件事找到對應關系。比如有人白天被冷嘲熱諷,晚上夢見自己在電影院,戲里戲外傻傻分不清——你要是幫他把線頭拉出來,他或許會突然想起那被嘲笑的一刻。其實情緒早已偷偷換了門臉,進了夢里。
這時候釋夢的人可不能歇菜了,得繼續使點勁,引導夢者自己聯想:“你夢里這情境,像不像最近的什么事?”常常一說開,夢者自己恍然大悟。有時候還真得靠瞎聊,像老朋友講八卦,天南地北沒頭沒尾地談,靈感突然就蹦出來。
說到這兒,真好有個典型案例,不妨也八卦一番。比如某人做了這樣一串夢:幾個女孩子來他宿舍,一個氣質出眾,一個貌美如花,但他居然對漂亮那個并不上心。接著一切變戲法似的,自己還從下鋪換到了上鋪,床邊開了個窗戶,能看到外頭。那美麗的女孩睡在他對頭床——然后女孩又“變身”成了別班的另一個女生。再后頭郵包、抓鬮、石膏,亂成一鍋粥。最后,夢里還跑去參加什么老人辦的展會,美麗的劉總躲著他,家人要她回家,他一肚子氣騎好馬揚長而去,劉又被另一個男孩帶著追他,還在河邊碰頭,馬的孩子死了……
你看,單講情節,是不是神神叨叨的?要是哪個“釋夢公式”號稱能一次解完,我死都不信。說白了,這夢已經卷成一碗帶澆頭的面:有愛情,有自卑,有舊記憶,還有點英雄主義。他可能還沒想明白喜歡的是氣質還是漂亮,現實中的女友、夢里的女神,混在一起煮糊了。夢中的抓鬮、石膏、炸響聲,也許是和心事有關的小暗號。偏偏這些都得靠夢者自己來“回收”。
這時候真正能幫上忙的,其實是懂聽的朋友。不是非要套公式,而是陪著他慢慢嘮:“你覺得床邊開窗意味著啥?”“美麗的女孩,現實里和你誰的關系最好?”嘮著嘮著,夢者大概率會突然想起——“誒,對哦!我睡前確實在嫌某同學腳氣大,還希望沒人跟我擠床。其實,和女友也有點這種感覺,親近但又有點想保持距離。”再往下,他也許會說出最近和某個氣質女生當朋友,心里矛盾又復雜。
許多時候,有些夢題眼你灌點小火,他自己就能猜到心里的天平偏哪一頭了;至于那些藏得深點的事,偶爾聊聊抓鬮、石膏、馬兒這些“奇怪道具”,沒準也是平日胡思亂想過的:“那石膏,好像最近看的雜志上的雕塑……”夢,不就愛這么偷渡出小心思。
說到底,夢會拐著彎講心事。有時明明是暗戀、嫉妒、想證明、失落,夢里卻借了別人的面皮。夢中人的樣子、身上的氣質,總會和你現實生活里的人重合,有時是男友,有時是競爭對手,有時又好像自己兄弟。你追我趕、氣憤離開、騎馬盛裝,這些傳奇橋段,大多是白天壓下的心事。
朋友問,你怎么知道哪一解才對?說實話,答案未必只有一個。你得和夢者的情緒對個號。那種“量夢的尺子”,其實就在心里秤上:哪一解最貼近夢者最近的煩惱、舊的遺憾,哪一解最能讓他恍然大悟,哪一解他自己眼眶濕了,這就八九不離十了。
有時候,釋夢就像囑咐孩子別太為難自己。夢里的那些想法,說白了都夠真誠。偶爾帶點小羞恥、小自卑、小得意,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你問我釋夢到底有多準?我只能說,有些答案最了解自己的其實是你自己。夢這個東西吧,半真半假,總歸離不開我們活生生的生活。你那點隱晦的小情緒、小觸動、被家人冷落后的委屈、面對情感選擇的遲疑……全都混打成一鍋雜燴。做夢的時候,那個老毛病又露頭,一聲不吭地,把心底話拿出來擺上桌。誰料到白天還能裝糊涂,夜里全給透了底?
說到這兒,也難怪,有時候釋夢比解哈利波特還玄。可它的玄妙不就是人心里的小勾當嗎?問問自己:你是不是也有過,某個夢醒來,覺得很熟悉,卻說不清哪里讓你心疼?到底要不要把這些碎片都拼成完整的解釋?也許我們都得學會:有些夢,正像人生一樣,邊走邊解,永遠差一點點完整——但又正好留點遺憾給自己,后半夜好再做一場不一樣的新夢。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