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脾氣留給外人,把壞脾氣留給家人。”

“對家人暴躁易怒控制不住情緒。”

以上是很多人對待家人和外人的不同態(tài)度,我們總是把最好的一面給了外人,同時把最差的一面留個家人,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對家人脾氣暴躁易怒是什么心理,對家人脾氣不好怎么辦?

600-家庭教育

一、 對家人脾氣暴躁易怒是什么心理?

對家人脾氣暴躁易怒的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固定的相處模式

“在父母眼里多大都是小孩”,這種認知使得父母對待子女永遠是包容和接納的態(tài)度。會因為子女的壞脾氣而難過或者生氣,但是ta們可以自己消化,給子女的言行找理由合理化,如“孩子就是工作/學習壓力太大了,發(fā)發(fā)脾氣沒什么的”。

子女也會感受到父母這種無底線的包容而肆意宣泄情緒,因為潛意識里ta們認為無論說了多難聽的話,做了多出格的事兒,家人都會無條件原諒,屬于兒時相處模式的重復(fù)。

2、情緒轉(zhuǎn)移的出口

人人都會有情緒的,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恰當?shù)那榫w出口。對于工作、學習上的問題,普遍會被要求聚焦在問題解決而不是情緒宣泄,情緒只能壓抑著。這種壓抑的情緒并不會自己的消失,而是一直尋求出口,家人是我們所有出口中“最軟的柿子”,宣泄的沒有壓力,使得我們經(jīng)常把負面的情緒指向最親近的家人。

3、過去創(chuàng)傷的“報復(fù)”

成長經(jīng)歷中,能夠整個成長期幸福美滿的只占一部分,有很大部分人童年并不美滿。因為工作、家庭環(huán)境、父母關(guān)系等原因,或多或少都會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感受和體會。由此,產(chǎn)生對家人的埋怨對家人暴躁對外人很好心理分析,又因為沒有表達而被壓抑。這種感覺會作為一種未解決的事情一直保留在心理,延續(xù)到成年之后。

二、 對家人脾氣不好怎么辦?

對家人脾氣不好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解決家庭矛盾

對于存在的家庭矛盾或是對家人的埋怨和不滿,壓抑想法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溝通和表達才能達成共識對家人暴躁對外人很好心理分析,接受現(xiàn)實。在生活中也要多一些跟家人的交流,這樣心理距離才會越來越近。

2、看到家人的付出

在與家人的相處中,不要帶著理所應(yīng)當?shù)膽B(tài)度,而是應(yīng)該學會看到家人的付出和辛苦。想要和父母平等、相互尊重,就不能嘴上強調(diào)尊重自我,行為上依賴父母,像個小孩子一樣。做不到像朋友一樣相處,也至少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

3、建立情緒宣泄的出口

生活中情緒是豐富且起伏大的,學習情緒宣泄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用看書、聽音樂、逛街來轉(zhuǎn)移對情緒的注意力;用運動、健身、空曠的場地大喊來宣泄情緒;跟家人、朋友傾訴,自我暴露中宣泄情緒;寫情緒日記或痛哭一場來表達情緒等都是常見的情緒宣泄的方式。

對家人脾氣暴躁易怒是出于習慣、轉(zhuǎn)移情緒、報復(fù)等心理,對家人脾氣不好可以根據(jù)其原因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通過溝通解決家庭沖突拉近心理距離,通過換位思考理解彼此的付出對家人暴躁對外人很好心理分析,合理的宣泄情緒。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把壞脾氣合理宣泄,把好脾氣都留給家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進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關(guān)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測試。平臺現(xiàn)有近400個心理測試,定期上新,等你來測。如果內(nèi)心苦悶,想要找人傾訴,可以選擇平臺的【心事傾訴】產(chǎn)品,通過寫信自由表達心中的情緒,會有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給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