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3103 字

閱讀時間約:4 分鐘

本文章節:

01、想自殺時應馬上求助,釋放負性情緒

02、危機解除后,還需解決心理根源問題

“我現在就想自殺,不想活了,怎么辦?!”

很多被診斷為抑郁癥、雙相障礙的小伙伴,可能早就有自殺的想法了,但或許是不敢,或許是不甘心,或許是考慮到父母和家人,他們沒有真正選擇輕生。

他們之所以提出上面的疑問,往往是因為剛剛遇到了一些事,他們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被大量激活了,產生了嚴重的災難化思維,想自殺的沖動就更強烈了,但仍有一點理性。

能發出這樣的疑問,說明他們內心仍有求救的愿望,只不過創傷被激活時真的太痛苦了,忍不住想到了死亡。

所以,那該怎么辦呢?!怎么才能讓自己沒那么痛苦?

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患者的父母、家人、朋友,如果患者曾出現過以上這種自殺念頭的話,希望你們能認真閱讀以下建議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積極地行動起來,這很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01、想自殺時應馬上求助,釋放負性情緒

第一,患者本人要意識到“我想自殺”這種想法的根源,這源于我們一直以來遭受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而出現這個念頭的時候,通常就是這些創傷被激活了。

我們通過臨床心理干預,尤其是大量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復技術()臨床實踐發現,抑郁癥、雙相障礙患者遭受過大量來自于原生家庭、學校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有的創傷還可能來自互聯網或社會。

比如父母比較粗暴的教育方式,老師嚴厲的辱罵和懲罰,同學們的排擠嘲笑,甚至遭遇校園暴力等等,只要小伙伴們想起來仍覺得委屈、難受、生氣的,都屬于疊加性心理創傷。

當然,除了小伙伴們在外顯記憶層面還記得的以外,通常在內隱記憶層面還有很多創傷,尤其是幼年、童年時期發生的,也對我們的精神心理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當這些創傷不斷累積,患者會感到越來越低落、壓抑;當遇到外界一些刺激,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被激活時,患者會感受到強烈的負性情緒,內心非常痛苦,再加上以前接觸過關于自殺的信息和新聞,就很容易想到通過死亡來擺脫痛苦。

用精神醫學的話來說,這可能處于重度抑郁發作狀態,常見于抑郁癥、雙相障礙。這時的患者,其實是被疊加性心理創傷導致的強烈負性情緒“控制”了。

認識到以上關于自殺念頭的來源和本質,有助于我們再恢復一些理性,更有可能擺脫這種“控制”。

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_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_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有強烈的自殺念頭這非常危險,我們最好馬上求助!

常見的求助辦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向身邊信任的人求助,比如家人、老師、朋友、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師,甚至可以是知心的網友。向他們傾訴一場,得到他們的理解、安慰和引導,非常有助于我們釋放負性情緒,從這個狀態中抽離出來。

那如果這種辦法行不通,在身邊找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求助失敗,那還可以用第二種方式,打給一些權威的心理危機干預求助熱線。

國內很多省市都有這樣的求助熱線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比如:

天津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咨詢熱線(),

青島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自殺干預熱線(0532-),

廣州的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晴熱線”(,早9點到晚9點),等等。

在推出這篇稿件前,我們致電核實過,以上幾個熱線仍真實有效,對于求助者沒有地域限制,接線速度也比較快,供大家參考。

現在網上的信息參差不齊,時效性也不強,網上說的很多心理危機干預熱線都已經失效了,有的打不通,有的接線人員專業素質欠佳。希望小伙伴們理性對待,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陷入災難化思維,目前社會上這方面的專業、優秀資源確實是比較稀缺的。

所以,建議小伙伴平時可以留意、收集有效的熱線資源,并最好提前核實它們是否真實有效和接聽時間,以備不時之需。

總之,無論通過哪種方式,我們千萬不能坐以待斃,要盡快用正確的方式釋放強烈的負性情緒,不要被這個狀態困住太久!

02、危機解除后,還需解決心理根源問題

不管大家通過什么方式,最后強烈負性情緒得到了初步緩解,心理危機暫時解除,也就是心里好受點了、又沒那么想自殺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

尤其是一些家長,孩子想自殺時,他們擔心得要命;孩子的情緒好不容易平復下來后,他們才松了一口氣。

雖然他們很擔心孩子再次想自殺,但又不敢跟孩子談這個話題,也不知道怎么談,有的父母甚至還對此很忌諱。這些父母有種僥幸心理,不去解決根本上的問題,但又盲目希望孩子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心理危機。

不管父母持有什么樣的心態,希望小伙伴們自己不要盲目樂觀,掉以輕心。在我們的情緒比較平穩之后,一定要重視心理根源上的問題,盡量想辦法修復自殺念頭背后的疊加性心理創傷。

具體來說,第一點,如果自殺念頭很強烈,頻繁發生,我們最好先借助規范的精神科治療,快速改善情緒,這能救命。比如規范服用精神科藥物,必要時可以考慮接受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

如果有的小伙伴從來沒有看過精神科大夫,沒有確診的,或者一直沒有規范治療的,這一步就更加重要。

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_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_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點,我們還要努力爭取父母的理解,引導父母掌握高效的科學精神心理學知識,盡快改變跟我們的相處方式。

如果父母能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跟我們改善親子關系,爸爸媽媽之間也改善關系,整個家庭氛圍變得融洽,這相當于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療,對修復我們的疊加性心理創傷非常有利。

第三點,如果能跟父母改善親子關系,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后,可以跟父母一起深入分析自己患病的心理根源,盡快確定適合自己的康復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盡量掌握一些科學精神心理學的知識。比如精神醫學和主流心理學的局限性,如何看待抑郁癥、雙相障礙這些診斷。

我們最好知道精神科藥物和主流心理治療的利弊,比如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不同流派的心理治療適合哪些群體。

比如對于青少年患者,最好不要接受精神分析療法,而是接受認知行為療法(CBT)和家庭治療。

對于CBT,我們也可以提前了解它的原理和所需時長,知道它在整體上有效,但也不能抱有過高的期待,更適合輕度到中度的患者,或者病情已經恢復到輕度到中度的患者。

如果我們是學生,最好還要對學習障礙的形成和解決辦法有一定了解。很多抑郁癥、雙相障礙學生患者都有學習障礙,如果程度嚴重的話,就算情緒穩定了,但學習能力還是難以恢復,學不進去,這又會反過來導致我們情緒波動。

最后,希望小伙伴們對病情不要災難化思維,不要陷入悲觀消極。

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_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_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很多小伙伴覺得自己反復發作,病情好好壞壞,再加上很多專家都說這個病很難治,是“慢性復發性腦疾病”,那豈不是一輩子都好不了了?一想到這,很多人未免心里絕望。

其實抑郁癥、雙相障礙的康復,并沒有這部分小伙伴想的如此悲觀,我們最近推出了一篇文章談論這個話題,里面提及:

只要有科學的方法,并基本具備3個條件(主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得到較大程度的修復、重建良好的家庭關系、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逆商),患者完全有望走向真正的康復。

而且,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么說,現在越來越多既懂精神醫學,也懂科學心理學的跨學科精神科專家也這么說。

抑郁癥、雙相障礙的康復是一個過程,如果接受主流的精神科治療和心理治療高中生心理抑郁焦慮怎樣開導,速度是會慢一些,但只要方向找對了,慢就是快。

如果我們在接受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還能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家庭治療,增強自我覺察能力,這能明顯地加快康復,更快實現減藥、甚至撤藥。

最后,希望小伙伴們對康復要有堅定的信心和信念,如果下次再出現強烈自殺念頭,甚至可以將這篇文章翻出來看一看,或者點開我的視頻,聽何醫生嘮叨幾句,哪怕起到轉移注意力的作用也行,接著再勇敢地去面對、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