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目的性的撒謊,更要引起關注。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撒謊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但還有些孩子撒謊是為了「博關注」。

電影《貓鼠游戲》改編自一個真實故事:16歲少年弗蘭克憑偽造支票騙取現金,并一次次得逞。最高開出過高達600萬美元的空頭支票,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通緝犯。而實際上,弗蘭克并不是一個壞孩子。他之所以愛上“撒謊”,是因父母離異備受打擊,而詐騙生活帶給他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和社會地位。嘗到謊言帶來的甜頭,弗蘭克慢慢走上“謊言”的不歸路,最后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撒謊背后心理孩子的表現_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_撒謊的孩子以后會怎么樣

弗蘭克的犯罪手段,就是一種通過「謊言」來博得關注的行為。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謊言,如沒得到重視和糾正,后果將不堪設想。帶有目的性的謊言,在孩子身上可能表現為:明明身體無恙,卻假裝生病博關注;明明不是自己完成的作品,卻硬說是自己做的;明明偷了家長的錢,卻跟朋友炫耀自己家很富有……

通過撒謊博關注的孩子,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害怕被冷落、被孤立、被嘲笑,他們并不是真的愿意撒謊!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更應給予關愛和陪伴。當孩子任何成長都能被父母看到,自然就更加堅信父母對自己的愛,也不會通過撒謊的方式來博取關注了。

不正確的教育引導造成的

孩子撒謊有時候是不正確的教育引導造成的。例如,有的家長往往會有意或無意地教孩子說謊。

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并且在不知不覺中加以模仿。例如,有的父母明明在家,卻要孩子去接電話時說:“告訴他,我不在家”,或者從醫院弄假證明等等。

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_撒謊背后心理孩子的表現_撒謊的孩子以后會怎么樣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給過孩子一些暗示,比如不許哭,哭了就不給你買玩具了。勇敢面對困難的才是好孩子。你再不乖,媽媽就不要你了。長期下去,孩子就知道說什么話,才能討大人的歡心了。

家長該怎么辦

在弄清說謊的原因后,我們就應該有的放矢地進行矯正與教育。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說謊,家長應將其當件大事來教育,處理,要給孩子分析說謊的危害,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對那些經常說謊的孩子,家長要認真分析其說謊的原因,摸清其說謊的規律,不要輕信孩子的話,發現是諾言,應及時揭穿,讓孩子知道說謊是騙不了家長的。否則,孩子就會覺得家長是“好騙的”、“可欺的”,膽子越來越大,謊話越說越多,越編越像。對孩子的要求不要過分苛刻,要適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和心理特點。孩子能做到的,就幫助其做到,孩子一時做不好,也不要施加壓力,應當鼓勵孩子繼續努力。例如,學生學習成績沒有達到父母規定的目標,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找原因,而不是指責或打罵,這樣,孩子自然就不會說謊。

發現孩子的說謊的行為后,家長不要輕易地給他們扣上“你說謊”的帽子,這樣容易使孩子受不了。在教育過程中,不要激起孩子心理、行為的抵觸對立情緒,要仔細分析孩子為什么說謊,說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來教育他們,讓孩子認識到說謊的錯誤,這樣才能使孩子成為誠實的人。

孩子撒謊不是難事,難的是你能不能用正確的方式,看到孩子撒謊的真正原因,并給孩子合適的引導。

撒謊的孩子以后會怎么樣_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_撒謊背后心理孩子的表現

撒謊的孩子以后會怎么樣_孩子撒謊背后的心理_撒謊背后心理孩子的表現

《你淡定的樣子真好看:來自薩提亞的生命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