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臺收到好多粉絲私信:“一緊張手就抖,連杯子都端不穩”“頭不自覺地晃,總被人用異樣眼光盯著”…… 其實,手抖、頭抖這類問題,在中醫眼里和肝腎陰虛、氣血不足脫不了干系。

肝腎陰虛型:手抖像篩糠,試試這碗 “養血安神粥”

很多人一到中年,手抖得越來越厲害,尤其是拿筷子、寫字時明顯,還經常感覺腰膝酸軟、眼睛干澀。老中醫說,這是肝腎陰虛在 “搗亂”,得趕緊補肝腎、益精血!

黑芝麻核桃粥堪稱 “食療界的黃金搭檔”:取黑芝麻 30 克、核桃 2 個、糯米 100 克,一起熬成濃稠的粥。黑芝麻補肝腎、潤五臟,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營養腦神經。每天早餐喝一碗,堅持半個月,不少人反饋手抖頻率都降低了!

氣血兩虛型:頭抖沒力氣,一碗湯補足精氣神

有些人不僅頭抖,還總感覺渾身沒勁、臉色蒼白,蹲下站起來眼前發黑,這就是典型的氣血不足。老中醫推薦桂圓紅棗雞蛋湯,食材家家都有:桂圓肉 10 顆、紅棗 5 顆去核、雞蛋 1 個。紅棗桂圓煮出甜味后,打入雞蛋攪散,出鍋前撒點紅糖。桂圓補益心脾,紅棗養血安神,雞蛋補充優質蛋白,氣血足了,頭抖自然慢慢緩解!

肝風內動型:情緒激動抖得厲害,喝杯 “平肝茶”

一生氣、緊張,手抖頭抖就加重,還容易失眠多夢、口苦咽干?這是肝風內動在作祟!老中醫教你用菊花枸杞茶滅火平肝:菊花 5 克、枸杞 10 粒、決明子 3 克,用開水沖泡燜 10 分鐘。菊花清肝明目,決明子降肝火,枸杞養肝陰,每天當水喝,情緒穩了,抖動也跟著減輕。

日常小妙招:3 個細節讓效果翻倍吃飯要 “慢”:細嚼慢咽能促進消化吸收,讓食療方的營養更好被身體利用。少碰生冷:冷飲、生魚片這些寒涼食物會傷脾胃,影響氣血生成,能戒就戒!曬背 15 分鐘:每天上午 9-11 點,背對太陽曬后背,補充陽氣,增強體質。

不過要提醒大家,食療只是輔助調理,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一定要及時就醫!你或身邊人有手抖頭抖的困擾嗎?

宋永進老中醫近40年的杏林生涯里,幫助了很多人不再抖動了,肢體也不僵硬了,走路穩健利落,已然回歸了健康的生活!也祝福大家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