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的類別將個體心理問題的類型劃分為三類:發展性心理問題、適應性心理問題與障礙性心理問題。一、發展性心理問題所謂發展性心理問題,主要是指個體自身不能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特別是對自我能力,自我素質方面的認知,其心理素質及心理潛能沒有得到有效、全面的發展。是 "/view/.htm" \t "" 管理心理學、 "/view/5417.htm" \t "" 教育心理學、 "/view/.htm" \t "" 學習心理學、 "/view/5417.htm" \t "" 教育心理學、特別是現代 "/view/.htm" \t "" 積極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研究的范疇。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重在幫助個體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和訓練,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合格個體。其特點主要體現在自負或缺乏自信、志向愿望過高或偏低、責任目標缺失等幾個方面:(1)發展性心理問題針對的是心理健康、身心發展正常的個體,但在發展方面仍有潛力可挖,心理素質尚待完善。

(2)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重在引導個體在一個更新的層面上認識自我,開發自我潛能。而這種潛能的開發因為更具有突破自我認識局限性的特征,往往使個體在能力發展,信心重建等方面實現一定的飛躍,使自己得到更充分的發展。(3)強調發展的原則,發展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雖然也對個體的工作、適應、發展等問題給予指導與幫助,但更側重于“發展”方面,即促進心理素質的發展。它對個體所作的一切工作包括指導個體調節和控制情緒、改善精神狀態、建立自信心等,都是以個體能夠更好、更充分地發展為目標的。二、適應性心理健康問題適應是個體通過不斷做出身心調整,在現實生活環境中維持一種良好、有效地生存狀態的過程。而適應性心理問題則是個人與環境不能取得協調一致所帶來的心理困擾。主要是 "/view/.htm" \t "" 健康心理學、 "/view/.htm" \t "" 發展心理學、 "/view/5441.htm" \t "" 社會心理學、 "/view/.htm" \t "" 工程心理學、 "/view/5460.htm" \t "" 生理心理學、 "/view/.htm" \t "" 人格心理學、 "/view/.htm" \t "" 犯罪心理學、 "/view/.htm" \t "" 咨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 "/view/.htm" \t "" 環境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研究的范疇。

哈特曼認為:適應是個體終生維護心理平衡的持續過程,以無須付出太高的代價去處理一個具有一般性及可預期性的環境。由此不難發現,適應是個體與環境在相互作用中發生改變的過程,既然是相互作用,發生改變的應該是雙方。但人們在談到適應時,心目中想的主要是個體的改變,是個體改變自身去順應環境的變化;個人與環境的關系體現為一種狀態,即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和諧、平衡的狀態,這種平衡時機體在不斷運動變化中與環境所取得的,這種平衡不是絕對靜止的,某一個水平的平衡成為另一個水平平衡運動的開始。如果機體與環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變自身以重建平衡。適應性心理問題的特點:(1)適應性心理問題針對的是身心發展正常,但帶有一定的心理、行為問題的個體,或者說“在適應方面發生困難的正常人”。(2) 適應性心理問題的解決,注重的是個體的正常需要與其現實狀況之間的矛盾沖突,大部分工作是在個體的認識水平上加以幫助。(3)強調教育的原則,適應性心理問題的解決,重視個體自身理性的作用,教育者并不是要親自幫助個體直接去解決問題,滿足其需要,而是幫助其分析情況,提出合理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強調發掘、利用其潛在積極因素,自己解決問題。對于環境的改善,也是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

(4) 適應性心理問題的內容,側重于工作指導、交往指導,生活指導等方面,主要解決個體在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三、障礙性心理健康問題障礙性心理問題有時候也稱為“心理障礙”、“心理疾病”。是 "/view/.htm" \t "" 變態心理學、 "/view/.htm" \t "" 臨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咨詢心理學等心理學科研究的范疇。其特征:一是個體持久地感受到痛苦(一般以6個月為界線);二是社會功能受損,表現為人際關系糟糕,容易產生對抗甚至敵對行為;三是表現出非當地文化類型的特殊行為。當個體遭遇人際關系的嚴重沖突、重大挫折、重大創始或面臨重大抉擇時,一般都會表現出情緒焦慮、恐懼或者抑郁,有的表現沮喪、退縮、自暴自棄,或者異常憤怒甚至沖動報復。有的往往是過度應用防衛機制來自我保護,且表現出一系列適應不良的行為。如果長期持續的心理障礙得不到適當的調適或從中解脫,就容易導致嚴重精神疾病的產生,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個體障礙性心理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類型:①焦慮性障礙:焦慮是一種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達到目標和不能克服障礙時表現的緊張不安,心煩意亂,憂心忡忡;經常怨天尤人,自憂自憐,毫無緣由地悲嘆不已;碰上一點小事,往往坐立不安;遇到一點緊張的心理壓力,便會慌張地不知所措,注意力難以集中,難以完成工作任務,并伴有身體不適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 "/view/4708.htm" \t "" 失眠等。

焦慮和焦慮癥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把自己的緊張或者焦慮稱為神經衰弱。焦慮是面對未來,緊張是面對現實。什么情況可能產生焦慮呢?一般講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不確定未來事件,就容易產生焦慮。廣泛性的焦慮癥一般指持續性時間超過六個月(短時間的一般只稱為一種焦慮現象),總是有對可能性不高的無理由的擔憂,明明不可能也要過份地擔憂。特征主要有:(1)思緒狹窄、紊亂;(2)長時間過分擔憂;(3)情緒急切、過于激動緊張(有時候歇斯底里);(4)往往伴隨失眠、反復惡夢等。廣泛性的焦慮癥幾乎是一切精神心理障礙問題的一般特征??植腊Y也是一種以焦慮為基礎的心理障礙。如“創傷和應急障礙”,親臨車禍、兇殺、戰爭、地震等都容易產生這樣類似的后遺癥。當今學術界還認為焦慮性障礙還可以包括十分典型的病態“完美主義”人格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如:(1)過度的自我批評、過多的體念失敗、自我強加的過高標準或者過高的目標追求;(2)恐懼失??;(3)不顧后果地追求成功;(4)飽受應該得到目標的折磨;(5)一般都很難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感受;(6)喜歡把意志強加給別人。如華為集團追求完美事件、大陸高考“機器”學校等例子都是“完美主義”導致的典型事件。

② 抑郁性障礙:主要表現是情緒持續低落,郁郁寡歡,悲觀厭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評價降低,不愿與人交往,情緒呆板,總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自罪自責,內心體驗多不幸、苦悶、無助、無望,總感到活著沒有意思。主要表現特征有:(1)心境惡劣;(2)對事物沒有興趣;(3)人際關系緊張,好像看哪個都不順眼,缺乏親情感;(4)自我評價降低,無自我價值感。③恐怖性障礙:患有恐怖性障礙的個體,所害怕的對象在一般人看來并沒有什么可怕的,但仍出現強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緊張、焦慮、眩暈等心理反應。如恐高癥、利器恐怖、動物恐怖、廣場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較為常見,主要表現就是赤面恐怖,也就是在眾人而前臉紅,面部表情驚恐失措,不敢正視對方,害怕別人看透自己的心思而難堪,心理產生緊張不安、心慌、胸悶等癥狀。④強迫性障礙:做事反復思考,猶豫不決,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復想,不該做的事仍反復做,因而感到緊張、痛苦。強迫性癥狀中常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