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按鈕,關注《日常養生匯》治療抑郁焦慮,一起交流養生知識,注重養生的朋友都關注一下~

癥狀:中老年抑郁

偏方:取盡量多的火罐治療抑郁焦慮,自骶尾部至頸部,沿脊柱兩側從下至上依次拔罐,每個火罐先留罐5分鐘,觀察罐內皮膚顏色,如膚色無特別變化,拔掉此處火罐。如膚色變紅或淤黑,繼續留罐5分鐘。每次拔完,待罐印消失后,方可行下一次拔罐。每周進行1~2次。4次為一療程。

焦慮抑郁治療指南_治療抑郁焦慮_焦慮抑郁治療多久能好

有人說,人的年紀越大,就越容易看得開,心境也越平和。但現實中,我卻發現很多老人家都容易有心事,同時還伴有身體的其他癥狀。他們的家里人對此往往重視不足,認為老人家就是這樣。在這里我要提醒大家,發現了老人家有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抑郁癥,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

前不久,我們中學同學組織聚會,還邀請了以前的一位數學老師。聚會時,這位老師悄悄把我拉到一邊,問我中醫治療心情抑郁有沒有什么好辦法,他自己感覺心情很是郁悶,已經到無法排解的程度了。

我剛開始以為他在說笑。沒想到老師卻擺擺手,說起了他的“私事”。原來前幾年,老師家里出了一些事情,令他煩惱不已。久而久之,他就發現自己開始胸悶,脅肋脹痛,平時睡眠也不好,總是夢到一些不吉利的事情,有時候還會頭痛頭暈,一丁點小事就容易發脾氣,說話也很大聲。家里人以為他生病了,就帶他去做了個全身檢查。結果身體沒查出太大問題,倒是通過心理量表評測,發現他情緒不穩定,雖然不到嚴重的程度,仍然有些抑郁傾向了。

我一聽,就說抑郁癥可不是小問題,問他有沒有接受治療。老師說醫生讓他吃藥穩定情緒,但他覺得沒必要吃藥,想開些就好了。可是自己還是像中了邪一樣,動不動就發脾氣,該怎么辦呢?

聽到這里,我就告訴老師,老年抑郁癥是老年期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在65歲人群中,每7個老人,就有1個有抑郁癥發病的可能。老師既然不愿意服用抗抑郁的西藥,我就讓他第二天來我門診看看,老師知道我精通針灸,連連擺手說他怕扎針。我告訴他盡管來就是了,除了扎針,我還有很多辦法。他這個情況,給他拔罐就可以治療。

老師來了之后,我讓他脫下上衣,俯臥在床上。然后從他的骶尾部開始,沿脊柱兩側從下至上挨個拔罐,一直拔到頸部為止。具體的拔罐方法是:每個罐先留罐5分鐘,觀察罐內的皮膚顏色,如果某個罐內的皮膚區域顏色沒有特別變化,則將此處火罐取掉。如果某個罐內的皮膚區域顏色明顯變紅,甚至變為淤黑,則繼續留罐5分鐘左右。

拔完之后,我發現老師的背部出現了十余處明顯淤黑的罐印。我讓他先回家,待背部罐印消失后,再看看效果。一周之后,老師就來復診了,他說拔完罐之后,心情果然舒暢了很多,也很少懊惱和胸悶了,家里人也說不見他怎么發脾氣了。我看效果不錯,就進行了第二次拔罐。這一次,只拔出了5處淤黑罐印。之后再進行兩次治療,完成一療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老師都說自己心情大爽,仿佛重獲新生了一樣。

為什么區區幾個罐子,就能把困擾老人的憂郁拔得煙消云散了呢?因為拔罐,其實就是對背部的督脈、足太陽經脈進行刺激。從中醫理論來說,這兩條經脈均是統管著人體陽氣,且上通于腦,因此在此兩經處治療,能夠發揮“陽氣者,精則養神”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抑郁可以說是腦病而引起的。“腦與五臟六腑相互為用”,因此此病實際上與全身五臟六腑均有聯系,常規來說,對一位有抑郁癥狀的患者,中醫強調具體分清該患者是哪個臟腑出了毛病,然后針對患病臟腑進行調治,從而達到個體化的“辨證論治”,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但是說實話,要達到準確的辨證論治并不容易,然而拔火罐卻是一個簡單的辨證方法。中醫理論認為“諸病于內,必形于外”,意思就是說臟腑有病的話,總會在身體表面表現出一些異常征兆來的。比如背部足太陽經上的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之處,與人體內臟相互對應聯系。背俞穴可以反映臟腑的問題,刺激相應的背俞穴,也能反過來達到調理臟腑之效。明顯的話,在相應的背俞穴上的皮膚處,可能會出現壓痛、隆起、硬結、癢、熱、淤點、丘疹等等。所以有經驗的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有時候就會在背部仔細觀察,以求準確發現病根所在,不過這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但如果簡單地在背部全部拔上罐,留上五分鐘,然后觀察每個罐下的皮膚,有問題的背俞穴,拔上罐后局部皮膚就會變得淤黑、紫紅等,無問題的背俞穴,則皮膚顏色變化并不明顯。此時把皮膚無明顯變化區域的罐取下治療抑郁焦慮,而把有明顯變化區域的罐繼續留著,就相當于對發現問題的背俞穴進行針對性治療,調整相應臟腑的功能,達到治療目的。這樣,就可以算是中醫所講的“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了。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刺激背部的穴位,能夠調節與抑郁癥相關的腦部神經因子和體內激素,甚至還有減輕大腦神經元損傷、促進腦神經生長的功效。可見,用火罐拔走郁悶,還是很有科學依據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拔罐的辦法,體質虛弱者要慎用,如接受上述治療,留罐時間要減半,以免出現頭暈不適感。另外,皮膚敏感的患者,留罐后皮膚可能會出現水泡,一般不必在意,可外涂燙傷膏藥,兩三天內可漸漸自行消失。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