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咨詢記錄10份
小學生心理輔導記錄4
學生姓名:** 班級: 六年級(1) 性別: 男 年齡:12 基本情況:
其父親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親對他的教育簡單粗暴,母子間的交流很少,學習上對他的關心和督促更少。 他不適應學校規章制度的約束,紀律較差,在學校里和老師、同學都很少溝通,不愿意交流。上課聽講極不專心,有時還會發出怪叫聲,故意破壞紀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本學期開學后的某一天,**沒有及時回家,一直到晚上7點多,他母親也沒等到他,就給我打了個電話,于是我們一起去尋找他。通過與他母親的交談才知道,他今天上學前因無理取鬧被他母親打了一頓,以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于是我們到各處去尋找他的蹤影:學校里、同學家、網吧間??一直到9點半都沒找著。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學校領導匯報。校長冒雨趕過來,和我們一起分析、尋找,并報了警。10點半時,終于在街上的一個角落里找到了這位不愿意回家的學生。
初步分析:
**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養成了自卑、散漫的個性。進入學校后,又因為學習成績、行為習慣較差,經常受到批評、指責,產生了逆反心理,變得性格孤僻,行為偏激,自暴自棄而甘居落后。輔導過程:
1、加強與家長的聯系
經常性與其家長交談,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內校外的表現情況,并希望家長改變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導,逐漸使他走上正軌。 2、講究輔導的方式
平時我對他多加關注,發現他的閃光點:熱愛勞動,與同學能友好相處等后及時表揚。以平等、商討式的方式與其交流,培養他在校有事常與老師、同學交流的
好習慣。課堂上,多加鼓勵和啟發,引導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師的問題,樹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惡意破壞紀律了。 3、幫助制定近期目標
我幫助他制定每個階段的近期目標,如有進步,馬上鼓勵,推動他養成愛學習、守紀律的好習慣,并不斷改正其不良的行為習慣。 輔導效果:
通過一個階段的耐心幫助,該生現在在學習上樹立了自信心,能按時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作業的質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師、同學、家長平時對他的關愛,表示要做個文明、守紀的好學生。
小學生心理輔導記錄5
學生姓名: ** 班級: 六年級 性別:女 年齡: 13歲 基本情況:
性格上,膽小、自卑、不愛動。在交往方面的主要問題有:不合群,孤獨,害怕參加活動;自卑感強,回避與老師同學相處。上課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即使被老師喊到也因緊張而說不完整,語言表達能力差。家庭作業經常不能完成。她的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乘接送車上。下學。她的父親在外打工,母親上班,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與她交流溝通。
初步分析:
通過幾個月的觀察與了解,我發現她與人交往時最主要的表現是:自卑心理、孤獨心理、壓抑心理。作為老師,只有給予她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幫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卻孤獨,增強自信,自由地與家長、老師、伙伴交往,促進心理素質不斷優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績也能得到提高。
輔導過程: (一)情感溝通
我以真誠的態度與她談心,進行情感溝通給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幫助她的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勵她,樹立較強的自信心。
(二) 家校合作。
通過家訪,開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等到方式,勸說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時了解她的學習生活情況。我把她這幾年來的學習情況、性格、交往的發展狀況以及他的智力發展分析給家長聽,建議他們綜合考慮李某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降低要求心理咨詢記錄,提出一些她能夠達到的目標,并幫助他實現這一目標。要注意觀察她實現目標后的表現,及時調整,循序漸進。同時,我還和**的家教老師經常聯系,建議他根據孩子的現狀確立輔導目標,及時檢查她的作業。建議家長對李某多鼓勵少批評,多關心少打罵,為**營造一個溫馨、各睦、充滿愛的家庭環境。這樣促進了家長與孩子間的溝通,有利于減輕孩子與家長交往時的緊張感,消除家長
和孩子的隔閡,增進家人間的親情與溫暖。同時也能幫她樹立自信心,增強自尊心,這是促使**自信地與人交往的起點。 (三)同學關心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改正她的學習習慣方面,還注意發揮集體和伙伴的作用,通過同學的關心與督促,及時提醒她認真完成作業。
首先為她營造一個平等友愛的學習環境。我安排一個外向、活潑、樂于助人的中隊委做她的同桌。這樣當她有困難時,同桌能熱情地幫助她,幫助她恢復對自己的信心。同時,也能讓**在與同桌交往的過程中懂得熱情,幫助人是贏得同學喜愛的首要條件。在潛移默化中,幫助**走好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輔導效果:
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后,**的交往自信心明顯提高了,家庭作業能按時完成了,上課時也能積極舉手發言了,在校內,能和老師進行交流,下課有時還會主動問老師問題。以前,她孤獨,不說話,現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時也能主動去幫助同學。因為有了良好的交際關系,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家長反映他不再孤僻、難管了,能主動和父母談學習上的事。
輔導感悟
1.學生的不良習慣,都是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而教師在工作中要化被動為主動,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及時發現,及時輔導,以促進其盡快轉變。
2.在輔導過程中要向學生傾注更多的愛,努力構建起師生之間信任的關系。加強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圍,這樣的教育和輔導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學生心理輔導記錄6
學生姓名: ** 班級:四年級 性別:女 年齡: 11歲 基本情況
父母文化水平為小學,她性格非常內向、有很強的自卑心理、思維遲鈍 初步分析:
因其父母是在外經商的,因而,父母和她缺乏溝通,父母對她的關愛也就非常少,她整天放學回家后,就獨自呆在家里,或和幾個極熟的小伙伴在家門口隨便玩玩,并沒有太多的激情,因而使得她的性格內向,獨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這只是外界環境因素對她的影響,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她父母的遺傳因素,通過與她父母的接觸,我了解到她的父母也是性格內向的人,這個遺傳因素是幾乎不可改變的,但可以通過外界環境的影響來改變她心理咨詢記錄,因為環境因素的影響肯定是占絕大部分的,而遺傳因素非常小的。
另外,她的學習成績在班上只是中等水平,而在一年級到三年級卻是名列前茅,這就給了她一個打擊,導致她的自信心下降,從而產生自卑感。
其次,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比如:看見別的孩子在周末的時候,有爸媽帶著玩,而自己卻一個人形影相吊,再看看父母,不是在賣東西(家里賣水果)心理咨詢記錄,就是在玩牌,從而讓她產生孤獨感,自卑感,缺少父母的愛,而在學習上特別是在數學科目上,一些簡單的問題,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來,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說明在性格內向的影響下反應有些遲鈍。
輔導過程
針對她出現的性格內向,有自卑感,思維遲鈍,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雖性格內向的人和性格外向的人都各有優缺點,但性格太內向對她以后的成長不是很有利,處在競爭激烈,開放的社會。性格外向一些對她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就要想辦法使他性格外向一些。
記得贊可夫說過:“個性的發展,在孤獨和隔絕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兒童集體的內容豐富而形成多樣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因此,先要求父母平時多關心她,多與她交淡,多鼓勵她,說一說學校里的事,要認真聆聽孩子的表達,使她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