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說健康】家庭溫暖筑牢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城墻”
少年兒童是人生中朝氣蓬勃的一個階段,這時候孩子們迅速成長,也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男:不過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的生理、心理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而且面臨著學習、生活甚至情感、社會等多重壓力和挑戰。女:如果他們發生心理問題,沒有及時的預防、干預,很有可能產生不良的后果。男:這時候,家庭就是他們最好的靠山,一個溫暖的家庭,則是孩子們心理健康的堅固城墻。
近年來,少年兒童自殘、離家出走等事件頻頻登上媒體,而且抑郁癥低齡化趨勢越發明顯,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當孩子被發現心理健康有問題時,個別家長認為是孩子學習壓力大,或者是交了不好的朋友,其實,家庭原因也是其中之一。
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 楊海東:在我們門診過程中碰到好多孩子,他們生病的原因各種各樣,可能最常見的一個原因就是家庭環境,我們說這個家庭環境的原因包括家風,也是我們目前所提倡的要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如果說家里的氛圍都不好的話,可能對孩子的成長心理環境會造成很大的一個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地方,到了少年兒童時期,學習成為他們重中之重,很多家長也將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首位,除了學習,對孩子其他的事情都不是很重視,以致于一些孩子在外面很開朗,回到家就不愿跟父母交流,甚至將自己鎖在屋里。
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楊海東:在我們心理學上有一個金字塔的結構,我們叫馬斯洛的心理需求,我們把這個馬斯洛的心理需求簡化一下的話,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層結構,第一層結構是孩子的家庭,第二個層結構是親子關系,第三層結構是孩子的學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孩子回來之后,我們爸爸媽媽第一句話會問孩子說你的學習成績怎么樣,這恰恰是把我們金字塔的結構顛倒起來了。
當心理上的金字塔結構顛倒了,那么心理還能健康嗎?電視劇《小歡喜》當中的高中生英子,常年在媽媽的壓力下學習,最后連自己選擇大學的機會都被媽媽控制,導致她抑郁,離家出走。而當她的媽媽反省之后,不再強迫英子學習,并給了她足夠的家庭溫暖,英子才變得好轉,并成功考上自己的理想學校。對此,專家表示,父母要從自身做起,建立良好的家風、營造和諧安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很大幫助的。
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楊海東:其實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一些選擇,比如說我們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他有自己的愛好,我們去尊重孩子去幫助孩子去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另一個我們可能要去多肯定孩子,如果說一個孩子經常受到打擊的話,那他的心理方面可能在后面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彌補他這種心理上創傷。
專家表示,預防少年兒童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父母不僅要要注重家庭溫暖,還要懂得跟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比如為人父母要懂得放下姿態,和孩子平等的溝通交流,多給予積極向上的鼓勵。
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楊海東:我們除了說鼓勵之外,還要去尊重孩子,去肯定孩子,然后去傾聽孩子,最主要的是去傾聽,我們聽是有技巧的,當我們跟孩子聽的時候,孩子跟我們說的時候,我們可以千萬不要去急著去評論孩子所說這些話的含義,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就是說一定要去聽、肯定、尊重,然后陪伴孩子。
保護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還要學會給孩子松綁,除了學習和興趣班,體育鍛煉、娛樂休閑以及戶外活動都不能少,有了父母的關心陪伴,有了家庭的和諧融洽,會讓孩子更有自信,也更相信家庭、信任父母。
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楊海東:當孩子以后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不會覺得沒有人能幫助他,他覺得我們父母還是站在他的這一邊的,所以說我們父母的關系,家庭的氛圍,都可能會幫助到孩子,能讓孩子真正的成長,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
楊海東,副主任醫師,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兼職副教授,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連云港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連云港市心理學會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委員會副主委,連云港市心理學會駐延安校區首席專家。連云港市優秀醫師。主持市級課題4項,發表論文11篇。
擅長方向:兒童、青少年各類心理障礙、精神障礙的診斷及治療,如情緒障礙、焦慮障礙、睡眠障礙、兒童期強迫癥、厭學、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癥(自閉癥)、抽動障礙等,以及兒童、青少年期關于學習、手機、游戲、親子關系等方面心理健康咨詢。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