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疏導?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心理疏導療法由南京醫科大學魯龍光教授于1984年提出,所謂心理疏導療法,簡單地說,就是對患者阻塞的病理心理進行疏通引導。使之暢通無阻,從而治療和預防疾病,促進心身健康的治療方法。
心理疏導療法將心理障礙形象地比喻為一棵樹,它分為根、干、枝葉三個部分。樹的枝葉就是患者平時感覺和表現的眾多癥狀;樹的主干就是個“怕”字;樹的根部則代表患者的個性缺陷。
那么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心理障礙這棵樹是怎么長成的呢?心理疏導療法分析了它的成長過程。一粒種子在土壤中經過適當的溫度、濕度和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而產生物理、化學變化進而萌芽生根,成長發育。在人的心理成長中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土壤就是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和自然環境。在長期不適當的教育培養下,或許還有父母遺傳基因的作用下,使得有些人的個性過于忠厚老實,嚴謹拘泥,認真刻板,膽小怕事,屬于過強型或過弱型。這種人往往虛榮心和自尊心過強,自信心卻過差,倫理道德觀念過強,對己、對人要求過高,而自身依賴性又過強。這種顯而易見的弱點,使得他在人生的歷程中,在不可避免的困難、挫折或刺激面前,束手無策,不堪一擊,從而發生心理障礙,滋生出千奇百怪的“怕”字,進而表現出五花八門的癥狀。
那么面對這樣一棵樹,我們該怎么辦呢?在心理疏導療法中,認為比較現實可取的辦法應該是:首先把“樹干”和“樹根”分離開來,即砍掉“樹干”、去掉“怕”字,使眾多的枝葉枯死,各種癥狀消失,然后再進一步挖根,改造個性。
心理疏導療法克服“怕”字三部曲?!芭隆奔热皇切睦碚系K樹的主干,那么只要克服了“怕”字,心理障礙的癥狀就基本消除了。
第一步,分清是非真假。即認識清楚哪些是對的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哪些是錯的,對的、真的,堅決去做,非的、假的,堅決地丟。如果真正能按照兩個“堅決”去做,并堅持下去,不但能夠克服“怕”字,而且在克服“怕”字的同時也改造了個性,改造了猶豫不決、不放心等不良個性,逐步培養了果斷、輕松等優良個性。
第二步,少想多做。即少想病態的東西,多做正常的事情。很多患者往往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結果整日陷在幻想的海洋中,嚴重妨礙了正常的行動。
第三步,想到就做。當想到正常的事情時,就立即去做,不要有過多地想象或假設——過多的想象只能使自己退縮、逃避;當出現病態思維時,立刻轉移思路或中斷病態想象,不要使自己無限制地去想,而要多去做“正?!钡氖虑?。
心理疏導療法提出了改造不良個性的“六大法寶”。克服了“怕”字,僅僅是消除了表面的癥狀,而“樹根”一一個性缺陷還在,如果不將它連根拔起,假以時日,它又可能成長為一棵“大樹”。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多年來形成的性格習慣已經成為我們生命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要想改造不良個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個性雖然難以改變,并不意味著不能改變,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依然是可以改變的。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