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說心理|心理咨詢室里的秘密
去東歐旅行,我的行囊里就帶了一本書,心理學家王學富老師的新書《直面者說》——心理咨詢室里的秘密。翻讀時,我啞然失笑、我拍案叫絕,一個人怎么可以把靈魂看得那么透,說得那么清,又愛得那么深,以至于可以全然感受另一個靈魂,又尊重每個生命覺醒的規(guī)律。
最初拿到書時,我心存疑惑,心理咨詢師都有保密原則,王老師會冒天下大不韙犯禁嗎?翻閱,方才發(fā)現(xiàn),王老師沒犯禁,也沒騙人,是心理咨詢室里的故事,但卻是咨詢室發(fā)生一切的一顆顆濃縮膠囊,它們比故事更觸動人心、更有深意。如果你已經(jīng)開始關(guān)注親子關(guān)系、審視自己的心靈,或者說你已經(jīng)鳧游到心靈深水層,你便更能讀出其中的高妙來!
好吧,就讓我們來品品這一顆顆心理膠囊吧!這本書是以1376條心理咨詢結(jié)束后的感喟、總結(jié)組成,一條包括一句陳述、一句以王老師的另一個名號南樵所作的補充。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這一段段話最初是王學富老師用毛筆寫在宣紙上的,那些油然而生的感慨,那些不吐不快的文字,讓他奮筆疾書。他的字老道又稚拙、謙柔又執(zhí)拗,很像他本人,是智慧長者,又如稚氣頑童。這樣的紙片,有1376張。
今天,只能翻讀幾張來品味。
說到咨詢室里那些癥狀和原因,他寫到——
27,一個最孤獨的人,因為害怕而逃離人群,卻在暗中與一條蛇建立了親密的關(guān)系。
南樵:孤獨者會做最危險的選擇。
218,要么必須活得最好,要么干脆死掉。結(jié)果常常是:像死一樣活著。
南樵:直面醫(yī)者接觸最多的人是這樣的:要么活成超人,要么活成病人,就是不肯活成自己——成為一個真人。
410,兩個催促者培養(yǎng)了一個拖延者。催促者是父母,拖延者是孩子。催促者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拖延者把自己的事當成父母的事。那么,解決之道是什么?很簡單,各做各的事。
南樵:家庭教育中一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讓孩子的事成為孩子的事。
對家庭現(xiàn)象心理現(xiàn)象的思考——
21,父母一直給孩子喂飯,強迫孩子吃飯,破壞的是孩子求生存的動機。當求生存動機被削弱了,什么問題隨后都來了。
南樵:在探索心理問題的根源時,直面醫(yī)者發(fā)現(xiàn)了一樣:父母一直給孩子喂飯,強迫孩子吃飯。
221,一個人為什么會陷入癥狀?至少有一個原因:他太想非同一般,又不愿意承擔風險。
南樵:因為求“萬全之美”,結(jié)果是“求全之毀”。
5,人其實是一場情感。人出了問題其實是情感出了問題。
南樵:直面醫(yī)者回望人生,眼前涌現(xiàn)的全是情感,以及情感所受的傷。人類歷史如此,癥狀何嘗不是如此。
對于那些油鹽不進,心理咨詢幫不了的人怎么辦?王學富老師這么建議——
14,當遇到我們不能解救的人,特別是不愿意得到解救的人,我們就要學會解救自己,方式是:用嘉言懿行讓他們離開,到他們該去的地方。
南樵: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回來,那時也不遲。人要改變,先有意愿。
關(guān)于咨詢師自己,他寫到——
3,一個偉大的心理咨詢師永遠是個學生,他工作的奧秘便是心甘情愿地做來訪者的學生。
南樵:這便是生活中一般人不能做也不肯做咨詢師的原因,因為人性的常態(tài)是好為人師。
4,別人問我:“咨詢師的工作是什么?”我回答說,“等待,即使知道真相,也得等待。”從這個角度來說,咨詢師最理解上帝的處境:他知道人類的真相,卻只能選擇等待。
南樵:在等待中,改變的契機到來了。
對于上面每一段,我都有很多感慨,但我克制了,還是用王老師的原文說話吧!
最后,我要用王學富老師所描繪的心理咨詢中出現(xiàn)的最美好的意象感來收尾——
“我看見霧在散去,而你正清晰而美麗地走來。”
這是一個生命走出迷霧、活出自己的輝煌時刻,也是心靈工作者最幸福的時刻。
祝福所有認真、努力活著的靈魂!感恩心理咨詢室里托舉起靈魂的那些手!
關(guān)于作者
文嵐 江蘇廣播金陵之聲著名情感心理DJ,二級心理咨詢師。被譽為“南京上空最溫柔的聲音”。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nèi)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nèi)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quán)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