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去,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結束父母與孩子的沖突對抗, 是眾多家長 迫切需要 解決的問題。 同理孩子的內在, 覺察自己的姿態, 不高高在上, 不口是心非, 是你與孩子的溝通 最真誠的開始。——李崇建《心教》

擁抱孩子的壞情緒

一個青少年頂撞老師,表示內在的憤怒壓抑不了,以激烈的方式表達, 有時也非他們所愿。 孩子頂撞師長,顯然不恰當,但是頂撞師長的現象,現今人們對此已經司空見慣,這個現象值得教育者深思,我們正創造什么樣的環境給孩子?大家不妨設想,如何應對頂撞老師的孩子? 諄諄教誨? 嚴厲指責? 曲意討好? 或者不在乎還是其他?

按照薩提亞模式的四種應對姿態, 不妨檢視自己過去的應對姿態,再檢視自己可以如何更改慣性。我選擇的方式,是先同理孩子的內在,再導入規則討論,讓孩子學會負責任;若我是該校老師,我會執行規則, 這是我的大方向。

“老師是人, 你也是人, 身為一個人,我要讓你知道, 你可以不喜歡老師。”

“你可以不喜歡老師。但是, 不可以對老師不禮貌。 你知道嗎?”

“你用那樣的態度對待老師, 這是校規不允許的,事情聽起來有一些棘手, 你看應該怎么面對?”(此處的問話探索他如何面對“責任”, 他的內在有什么困難? 我可以幫助他厘清, 給予支持, 并且協助 他負責任。)

如果孩子很真誠, 也很有勇氣, 愿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我很好奇, 你怎么能這么勇敢, 愿意向老師 道歉, 也愿意接受處罰?”(當孩子愿意負責任, 出現了正向的選擇, 我 通常 以“ 積極 的 好奇”, 讓 孩子更意識到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