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和焦慮的兩大妙方
三聯中讀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陳祉妍。這一節,我們來聊一聊,預防和調控消極情緒的外在練習方法。
外在的方法就是我們通過某些行動去改善自己的情緒,這種方法我把它簡要地概括成是“外功”。
-----走出去!動起來!-----
“外功”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運動。現在有很多研究表明,規律性的運動可以有效緩解焦慮和抑郁。在這一講的前面,我們也有一些題目,其中這道題不知道你有沒有答對。因為人在運動狀態下能夠帶來一些生理遞質的變化,這往往能夠給人帶來比較愉快的情緒。而且我們傳統上說堅持體育鍛煉能夠使人更有毅力,也有一定的道理。當一個人在堅持運動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克服困難仍然堅持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有毅力的,這樣會提高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因此綜合很多途徑,運動會對我們的情緒產生積極影響。
什么樣的人特別適合用“運動”這個處方呢?比如有些人在生活中有負面情緒,與其去反思到底是什么讓我難過,他更愿意少想一點。這樣的人在沒有掌握健康的情緒調控方式時,可能會選擇睡一覺或者喝點酒,把這件事忘了。這兩種方法都不夠健康,因為紊亂的睡眠方式會帶來新生的不良反應。相對來說,運動是最健康的。所以,我建議調控消極情緒比較健康的做法就是:規律性的運動。
▲運動可以找小伙伴一起去
我們曾經做過全國性的心理健康調查,在調查的各項休閑活動中,我們分析了哪些活動更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其中影響最大一個因素就是:有沒有一定的運動量。其次的因素是:有沒有一定的社會交往的性質。如果你選擇的是跟朋友一起去打排球、打網球,那么你就選擇了一種非常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休閑運動,因為它既有運動量,又發揮了人際交往的作用。
第二種方式是人際方面的支持,去選擇合適的人際交往活動。有人可能會問:當我陷入到抑郁狀態的時候,我什么事情都不想做,覺得很多事情都沒意義,這時候我是應該順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還是應該靠自己的意志和這種力量作對抗?比較好的做法是:憑你的意志去對抗。因為,前面我講到抑郁會因為惡性循環而加重,如果你順著抑郁情緒,那就會產生怠惰,什么事都不想做,只想宅在家里。那么它會帶來的是消極的影響,惡性循環的加重,所以我們要與抑郁情緒帶來的反應作對抗,要有意識地走出去,一方面是運動,另一方面就是更多的社會交往。
但是有人會說,當我與一些家人或朋友交往的時候我覺得壓力很大,每次跟他們聊完天我的心情變得更差了,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的確,選擇合適的人際交往也是一種能力。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選擇那些不加評判地接受你和陪伴你的朋友,甚至不一定要選擇讓你覺得最舒服的朋友。因為抑郁患者的想法有一些特點,比如說,比較悲觀,而且喜歡對悲觀的事情反復地想,這個我們叫做“反芻思維”。反芻的本意是:牛在進食時的二次咀嚼,吃進去又吐出來,以便于食物的消化。
我曾經看到過一對抑郁的朋友在微博上的互動,因為我們也把抑郁自測問卷放在網上邀請很多網友來做,其中一個網友在回答了抑郁問卷之后發現自己得分很高,處在重度抑郁的狀態,然后他就@自己的一個朋友說,你來做做,我覺得你能拿滿分,分數越高代表越抑郁。其實,他的朋友做了之后比他少一分。這兩個人互相艾特,順便艾特了我,他們問我:兩個有抑郁傾向的人在一起會不會有什么問題?我說:你們兩個人是不是相互選擇了在一起?他說:是,我在網上瀏覽了他的博客,本來不認識,但是我非常贊同他的那些描述,覺得跟我非常投緣,所以我選擇主動加他做朋友。我說:可能是因為你們兩個人在思維上都有一些共同的悲觀的特點,因此彼此相互的吸引。如果一個比較喜歡悲觀的反芻式思考的人,選擇了一個同樣思考方式的人做朋友的話,他的抑郁狀態會不會更加重呢?答案是:不會。科研證據表明抑郁的癥狀不會加重也不會減輕。
原因是:一方面,他找到了一個很默契的朋友,這種友情的支持通常會減輕人的抑郁;但另外一方面,由于他的朋友也比較悲觀,兩個人會共同認定很多事情真的是很讓人難過的,所以這又會使人的抑郁加重,積極和消極的影響相互抵消。所以一般來說,這樣的朋友不會有太大的壞處,但是不足以幫助我們從消極情緒里走出來。
所以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呢?應該選擇有一定的熱情和活力的朋友,最好他可以拽著你去登山、去打球,每一次吃飯的時候都一定要拉著你跟他一起,那么你的行動上就會變得更加積極,更容易擺脫抑郁情緒。
好的,本節涉及的內容和圖片可以在文稿中查看。下一節,我們來聊一聊預防和調控消極情緒的內在練習方法有哪些。
如果您喜歡本節內容
可以隨手保存下方海報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