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常識問與答~

(一)什么叫心理健康?它有哪三個等級?

答:心理健康又稱精神健康,它是一種持續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為一般常態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心理三個等級。一般常態心理者表現為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能力強,善于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情緒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人屬于一般常態心理者。輕度失調心理者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調節或通過心理輔導專業人員的幫助,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常態。嚴重病態心理表現為嚴重的心理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嚴重的心理疾病。

(二)優化個性的關鍵是什么?

答:優化個性的基礎是豐富和充實自己,途徑是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土壤是融入集體,關鍵是把握適度。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對自己和生活的世界有積極的看法,與別人有親密的關系和對人信任,有時間冷靜地獨處和反省,在社會性、智力以及職業的各種技能方面取得成功,接觸新思想新知識以及與有獨特見解的人交往;找出能充分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有興趣愛好;經常提高獨立的程度,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關愛他人,支持和扶助他人。

(三)一個人成就動機的強和弱有哪些特征?

答:成就動機強者的心理行為是:

1、樂意選擇有難度、有把握的目標。對人人都能取勝的目標不屑為之。

2、有冒險精神,對學習、工作全力以赴,為了成功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希望得到公正的評價。

3、在失敗面前不低頭,樂觀地對待挫折,對未來充滿信心,對成功有自豪感。

4、工作效率高,能科學地運籌時間,不輕易浪費時間,珍惜時間。

5、能抓住機遇,創造機遇,獲得成功。

成就動機弱者的心理行為是:

1、不祈求成功,沒有明確地目標,不敢冒險;從眾心理強,同時也希望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喜歡選擇最容易或最難的目標,以保持自信,當任務最難時,一旦失敗,便可找到借口,以保持自尊心不受傷害。

2、在失敗面前,怨天尤人,不肯承認自己的主觀努力不夠。

3、做事沒計劃、沒效率,得過且過,拖拉,懶散。

4、對機遇不敏感,機遇到來也會丟失。

(四)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適方法有哪些?

答:1、降低目標的難度,重新審視目標和調整行為。

2、對壓力主動進攻或緩解,即運用有效方法對壓力進行管理。

3、主動尋求社會支持,調節沮喪等不良心態。

.

二、保持心理健康的小竅門

(一)心靈減壓十二招

1、開懷大笑,進行發泄

2、保持沉默有助于降壓

3、聽音樂、閱讀書報是增長知識和樂趣的最好辦法

4、作錯了事安慰自己“誰都有犯錯的時候”,以便繼續工作

5、在無人處大聲喊叫或大哭

6、與人為善,不要懷恨在心

7、世上沒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計較結果

8、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適當地說“不

9、對小事不去計較,裝糊涂最好

10、給久未聯系的朋友寫封信,吐露自己的感受

11、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找出恰當的解決辦法

12、車到山前必有路,今天很快就會過去

(二)自我心理平衡術

1、自嘲法。生活中當遇到一些尷尬或難堪的場合時,若一味埋怨和逃避往往會使自己的心態越來越壞。不妨自己調侃一下自己,通過自我貶抑而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從而使心理達到一種高層次的平衡。

2、遺忘法。現實中不少人終日生活在對往事的痛苦回憶中,反復品嘗舊時受到的挫折,陷入惡性循環中,使心理愈加不平衡。因此必須學會遺忘,這是對痛苦的解脫。能使身心獲得寬慰,從而激發出新的力量,人性得到了升華。

3、激勵法。要走出每日“消沉一后悔”的心理不平衡怪圈,給自己確立一個值得去追求的目標。出去找個朋友開懷一下、踏踏實實干點活發筆小財、參加一個培訓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來等。有了成功的經驗和自信,我們就能再選擇更高的目標激勵自己。

4、閑聊法。閑聊對心理調適起很大功效。它可緩解緊張、消除隔膜、表達溫情、躲避碰撞、化解怨氣、發泄怒火。

5、哭泣法。我們當放棄有淚不輕彈的傳統戒條,讓自己隨情緒波動而哭泣。哭能使人產生有益的激素,使人體更加協調反應。

6、移情法。它是宣泄、調節情感的一種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