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π”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碩士水平培訓項目(簡稱“學院π”)
“學院π”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碩士水平培訓項目(簡稱“學院π”)
新世紀以來,隨著一系列加強國民心理健康服務的文件的發布,政府對心理健康專業工作的態度和國民的心理健康意識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和心理健康興趣者投入到心理助人工作中來,中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迎來了史上即將到來的最好發展時期。高素質的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人員、高水平的專業機構不僅是當前社會的迫切需要,也關系到我國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領域的社會聲望和學科的嚴肅性。
在此背景下,東方明見心理(OI)積極邀請并組織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美國心理治療發展學會(SAP,即美國心理學會29分會)和美國雷德蘭茲大學( of )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參照美國心理學會(APA)和美國心理咨詢協會(ACA)研究生培養課程認證標準,大中華地區臨床心理學家勝任力標準,以及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注冊標準,結合中國心理咨詢行業發展現狀,共同研發設計了“東方明見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碩士水平培訓項目”。因為本課程具有很強的學院教育色彩,又并不局限在一所院校之內,故簡稱“學院π”。
一、項目特色
國際水準:基于勝任力模型設計課程體系,符合美國心理咨詢碩士培養標準;
名師引領:邀請國內外名校名師,從研發到教學,為學員成長成才引路領航;
行業認可:培養方案符合碩士培養標準,學分受到大學認證;
學院培養:采用七位一體的學院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中國新生代咨詢師;
理念科學:遵循人才培養規律,采用科學訓練方法,把“學會”作為第一準則;
成長聯盟:搭建學習、就業、開業的綜合性互助平臺,多渠道支持學員發展。
二、師資團隊
本課程由國內外多所高校心理咨詢領域學科帶頭人設計,由國內知名高校的骨干教師和海外華裔師資組成的心理咨詢教學“夢之隊”授課。
部分師資如下:
江光榮: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榮休)。湖北東方明見心理健康研究所理事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評定心理學家(第二批),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首批注冊督導師,曾任湖北省人的發展與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華中師范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所長等職務;曾任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委會主任(第六屆),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委會副主任(第六屆)
段昌明:美國堪薩斯大學心理與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培訓課程項目部主任。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即留學美國,組織籌建了國際華人心理與援助專業協會()并擔任首任主席,曾任APA理事會成員、APA第17分會(咨詢心理學)國際部主席,現任APA第29分會國際事務部主席。
K.: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SC)榮譽退休教授,美國大學教授,湖北東方明見心理健康研究所專家委員;曾任APA第29分會2016年主席,APA第17分會督導培訓項目主席;由于在臨床心理學領域的杰出貢獻,教授被授予“APA咨詢分會心理治療過程與效果研究終身成就獎”和“APA教育與培訓杰出貢獻獎”。
賈曉明: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咨詢心理學系高級訪問學者?,F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督導師(注冊號:D-06-027)。
錢銘怡: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退休)。世界心理治療學會(the of )前任副主席,曾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主任?,F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會士(),世界心理治療學會會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督導師(注冊號:D-06-061)。
樊富珉:北京師范大學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院院長;曾任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心理學會認定心理學家;教育部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首批注冊督導師(D-06-010)。樊富珉教授長期從事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傳播,對中國心理輔導與治療事業的推動做出巨大貢獻,榮獲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桑志芹: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擔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心理劇學組組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督導師(注冊號:D-06-062)。
郭永玉: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 of 訪問學者,英國 of 心理學院榮譽訪問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心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王建平: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副主任;精神醫學醫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CBT)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心理社會腫瘤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北師大“心理咨詢與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認知治療學院(ACT)認證 (國內相當于會士,大陸唯一)和認證 CBT 治療師(國際),中國第一批心理咨詢/治療督導師/創傷治療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人員與專業機構注冊系統”督導工作組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督導師(注冊號:D-06-073)。
謝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系副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咨詢心理學博士,從事咨詢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咨詢心理學家的培訓,現為該校美國心理學會認證的咨詢心理學博士項目的核心教員。美國心理學會,美國心理學會第 17 分會(咨詢心理學), 第 52 分會(國際心理學)會員,曾任《多元文化咨詢與發展雜志》(美)( of and )雜志編委。
喬志宏: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分黨委書記,心理學部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碩士負責人,北師大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管理心理學,職業生涯發展;曾獲北京高校德育先進個人。
陳昌凱: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青年工作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江蘇省社會心理學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社會心理學和咨詢心理學方面的教學、科研與實踐工作,先后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勵,全球慕課(MOOC)最受歡迎課程Top5,南京大學“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成員,南京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
鐘杰: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臨床與健康心理學系副教授、博導;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陳仲庚臨床心理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督導師(注冊號:D-06-106);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人格障礙研究學會()會員,國際心理分析研究學會(IPSO)會員,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會員候選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A.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學系教授,是被 APA 最早委托開展督導實習培訓項目的專家,督導培訓經歷超過 20 年?,F任加利福尼亞心理協會教育培訓分會主席,APA教育事務督導工作組主席,湖北東方明見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曾任 APA 理事會和 APA 第 17 分會(咨詢心理學分會)督導培訓項目部聯合主席。 教授對多元文化下的臨床督導多有研究,發表過多部關于臨床督導模式、多文化背景下的臨床督導等方面的著作。由于 教授在臨床督導領域的卓越貢獻,被授予 2014 年 APA 首席引用獎(2014 APA )。
:APA 第 29 分會 2017 年主席,私人開業 30 多年,機構合伙人 22 年,創辦了實習研究所?!八饺碎_業的倫理”的共同作者,擔任康涅狄格心理集團、 行為服務和 P.E.A.C.E.計劃的聯合創始人和執行合伙人 22 年,2010 年成為美國心理學會會員,并于 2016 年作為執業者被美國實踐與心理學學會評為杰出會員,著有《私人開業的倫理》、《私人開業指南》等著作。
三、課程體系
項目設計基于國內專業人員培養現狀,參照APA(美國心理學會)和ACA(美國咨詢協會)研究生培養課程認證標準,大中華地區臨床心理學家勝任力標準,以及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碩士培養方案注冊標準,制定了包括課程學習、臨床見習、咨詢實踐、案例督導、評估反饋、導師組制六位一體的專業化、系統性、連續性培養模式。
l課程學習:采用地面和網絡兩種教學方式,系統學習心理咨詢與治療相關學科知識,重點加強實務訓練,兼顧專業發展與個人成長。
l臨床見習:在精神病??漆t院見習,運用精神疾病的評估診斷理論知識,了解并學習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評估、治療方式。
l咨詢實踐:通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和一對一面詢相結合的漸進式實習成長路徑,逐步夯實心理咨詢會談技能。
l案例督導:一對一督導和團體督導相結合,保證學員在遵守法律和倫理規范的基礎上,接受規律的、正式的個體督導和團體督導。
l評估反饋:以勝任力模型為理論基礎,通過前后測的方式,采用大量研究證據支持的勝任力工具以及咨詢效果評估工具,對學員按年/學期進行持續性的評估反饋,并形成個人專業成長報告。
l導師組制:自入學開始,學員均可加入一個導師組,每組8人左右。導師組由國內外知名高校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方向教師組成,每組由兩位老師共同負責,在專業發展、個人成長、生涯規劃等方面全程為學員提供支持和指導。
四、課程安排
本項目為期2.5年,分為8個學期,共包括6個模塊。課程學習采用集中培訓與網絡實時授課(zoom云視頻會議系統)結合的形式開展,包括必修課16門,選修課任選2門,共計528個學時。臨床與咨詢實踐包括不少于60小時的精神科見習,180小時的臨床個案實習,110小時的督導。小組學習每周1次,每次2小時,每年不少于40次。
完整參加學習,并通過考核,可以達到臨床與咨詢心理學碩士水平。
課程安排具體安排見下表。
注:課程及開課順序以實際上課為準。
五、課程收獲
完整參加培訓、實習和督導,并通過考核的學員,在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上可以達到熟練掌握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各主要流派的理論基礎、技術與方法,能夠在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倫理規范和督導的指導下熟練運用專業的助人技能,獨立開展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
同時,完整參加項目并通過考核者:
1.美國留學直通車:有機會申請美國大學留學資格。托??荚囘_到84分/雅思6.5分/多鄰國95分(詳情請點擊了解:直通車詳情),并成功獲簽F1簽證后,可赴大學繼續學習。項目的27個學分可直接計入總學分(獲得學位共計40個學分)。在美國的學習期限為三個月左右,共計5門課程,包括家庭治療的理論與實踐、危機干預咨詢、臨床督導等。
2.課程結業證明:可獲得課程學習、心理咨詢實習和接受督導證明,項目結業證書等。
通過考核并達到大學碩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可以獲得該學校碩士學位。
3.就業開業輔導:對于有意愿從事心理咨詢相關工作的學員,可獲得東方明見出具的就業推薦信,優先獲得就業機會。
4.行業認證支持:組織和輔導學員申請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注冊助理心理師/心理師,推薦學員參加國內外專業學術組織。
5.專業成長報告:每學期/年,學員將收到專屬專業化成長報告,包括核心勝任力評估、人際技能評估、督導師的評估、導師的反饋等,為專業能力的提升和后續發展提供參考。
6.繼續教育學習:免費或優惠參加東方明見主辦的專業人員培訓和督導項目,享有優先錄取資格。
7.志愿服務活動:有機會作為志愿者深度參與東方明見承辦的行業會議,申請的政府采購項目,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等。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