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證書我該考嗎?
前幾日,在心理治療網上看了一文章《貼近安利***》。寫到安利的實質及運做的內幕。這幾天又在論壇中看一些心理咨詢師的現狀文章。有李子勛的,有揚東林的。李子勛說:短訓,自學都是不可能當好心理咨詢師。
于是,我反思自己。2000年我蒙蒙懂懂象被施了催眠似的做了安利,雖是兼職,也是投入了大大的心血。我和那些鉆石級的老師天天在一起,做著別墅,汽車,出國夢。折騰兩年,夢醒了,夢碎了。
“心理咨詢師年薪十萬不是夢”,“美國等發達國家千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詢師,我國僅有3000-5000名心理咨詢師,就業前景誘人。”我于是參加了2004年12月的考試并通過了三級。我興奮,我又開始做夢。本想開個“ ***心理咨詢中心”,或者投入精力財力去進修實習,或考二級。現在我又猶豫了,迷茫了。難道我的夢又要破嗎?
我想問各位前輩,如果在考證前你就知道心理咨詢在中國的生存現狀,你還會那樣執著地考嗎?你怎樣看待外界描繪心理咨詢師的美好前景?誰知道國外心理咨詢師的收入及社會地位?最好有數據,因為那是我們的目標嗎。
網友:
這可能是所有考取或準備考取心理咨詢師資格證者共同的疑惑吧!
在考證前我知道心理咨詢在中國的生存現狀不好,沒有也不可能很快被大家了解理解接受,這條路沒有淡定的心態,無論怎樣磨都磨不薄的意志,是不會與她共享苦樂的,我愛好自己的心理成長,所以我是那樣執著地考的.
前景是好的,但生命長久的東西孕育時期長,成長的時期更長,至于收入與文化經濟相制約,自有它的規律,我們只有接受和等待.
因為我愛,付出很多總覺不夠.
我覺得有太多的功利心去從事這一行,肯定是干不長的.你必須有堅定的信念和長久持續的興趣,即使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收益,一樣無怨無悔,這也是我現在的心態!我正在看一書,有很多大師為了心理學犧牲了金錢,名利,家園甚至被驅逐,和他們相比我們算什么呢?
現階段如果說學習心理學的動力來說如何考取心理咨詢師證,只能夠說是愛好和興趣,或者說的再多一些,就是眼光長遠一些對這個行業的展望。
我當初也是對心理學有興趣和為解決自己的事情(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業余時間去社區做自愿者)才想去考個本本的。沒想到的是,從去年6月考三級到今年6月的二極如何考取心理咨詢師證,還沒學完就有好幾個機會。也許是我一直奉行上善若水式的”無為而治“吧(也不知這句話通不通?:em38:),覺得這個行業做業務(不是開公司),想做很大專家或靠這個職業達到高收入(比如10萬年薪)不容易!
不論是安利夢還是心理咨詢夢,你做的都是金錢夢。此夢沒有捷徑如何考取心理咨詢師證,天上不會掉餡餅。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