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夏天補氣的好方子,且不上火
弘揚國學,傳承命脈
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岐黃國醫在國學中具有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的地位,乃國學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凝聚了華夏兒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進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各個時代歷史進程中保駕護航,抵御和戰勝災害,才使得華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洪流中也積累且沉淀了大量的醫學文明而成為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黃國醫國術,為其傳承發揚光大,更好的造福人類。
夏天雖是陽氣升發的旺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
夏季養生主要是養陽,因為夏季最容易傷人體的陽氣,冰箱和空調的出現后,人們很容易獲得和節氣養生相反的東西,例如喝冰的水和啤酒,吃涼的水果,吹空調等等。
但是對于某些人來說,夏天也容易元氣耗散太過,五臟空虛;
出汗過多,津液虧空,從而一系列的小毛病都出來了!心慌、氣短、燥熱、困乏......
如何在夏天安全補元氣呢?且來看看古人的做法。
夫脾胃虛弱之人,遇六七月霖雨,諸物皆潤,人汗沾衣,身重短氣,更逢濕旺生脈飲治焦慮抑郁,助熱為邪,西北二方寒清絕矣,人重感之,則骨乏無力,其形如夢寐間,朦朦如煙霧中,不知身所有也。
圣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真元氣,非補熱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參之甘補氣,麥門冬苦寒,瀉熱補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肅燥金,名曰生脈散。
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之氣,亦此意也。
——李杲《內外傷辨惑論》
生脈飲,也有叫參麥散、生脈散。
生脈飲是中國古代的著名藥方,組成有人參、麥冬、五味子三味藥物。
其中,人參是主藥,能大補元氣,麥冬可養陰清熱,五味子為斂汗生津,后兩味起輔助作用。三藥合用,一補生脈飲治焦慮抑郁,一清,一斂,共同發揮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作用。
千年來,生脈飲(黨參方)經過歷代醫學家的實踐檢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所以,一旦你在夏天出現了身重、氣短、心慌、心煩、骨乏、無力,口渴生脈飲治焦慮抑郁,出汗過多,燥熱等癥狀時,不妨試試生脈飲。
配方:人參3-5克,麥冬9克,五味子4克。這是成人一天的計量。
做法:可加水小火煮5~10分鐘后飲用,也可開水沖泡10分鐘后飲用。
適應癥:適合氣陰兩虛的人。
禁忌:感冒、咳嗽、中暑、孕婦、痰濕體質的人群不建議飲用。不建議長期飲用,具體請遵醫囑。
提醒:藥店有中成藥生脈飲口服液,可咨詢醫師再行飲用,比自己熬煮更方便,也比較方便攜帶。
不要小看了這個方劑,在現代醫學中,許多疾病都可用生脈飲來治療。
更多實驗數據顯示,它對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及心肌缺氧缺血再灌注等多種原因導致的心肌損傷均有保護作用;對內分泌系統中氣陰兩虛證糖尿病效果明顯;
根據動物實驗,在神經系統方面,生脈飲可以改善慢性腦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癡呆、中風;
另有動物實驗表明,生脈飲可以調節高脂血癥大鼠的血脂代謝,改善其血流狀態,清除氧自由基,抗動脈粥樣硬化;
生脈飲對于呼吸系統出現的久咳不愈等病癥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臨床上生脈飲還可應用于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危急重證的治療。
同時,它還是夏天讓你恢復元氣的一劑良藥。
往往在夏季用,天氣熱、出汗多,很容易使人出現氣陰兩虛,比如心煩、四肢無力等癥狀時,這時用上生脈飲就能補氣養陰,緩解癥狀,讓身體恢復狀態。
此外,由于現在人壓力大、勞累過度,經常覺得神疲乏力、注意力難集中、提不起精神時,甚至心煩心慌、口干舌燥、四肢無力、動輒出汗、面色發白等情況,這些癥狀大多是心的氣陰耗傷過大造成的。
所以,在任何時候,只要對證就可以用生脈飲,而不必考慮季節。
生脈飲,氣陰雙補,提心神、斂心氣,還能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感,不容易上火,能夠讓你整個人都會覺得活力滿滿,元氣滿滿。微信搜索關注國學髓公眾號閱讀更多優質文章。
I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網上搜集整理。○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系,立即刪除。I投稿郵箱:
I注意警示:本平臺所發的全部文章僅為普及中醫知識,僅供專業中醫人士思路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不構成任何之建議、推薦或指引。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本平臺所發的全部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